玉尺量才

出自 唐代 李白 《上清宝鼎》

释义: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。

现代解析

“玉尺量才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用玉做的尺子来衡量人才”,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吧?其实它讲的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——用最高标准选拔人才。

想象一下,古代选人才就像挑美玉,普通尺子可能量不准,但用珍贵精准的玉尺来测量,就能选出真正的好料子。这个成语精髓有三层:

1. 标准要够高:不是随便拿把木头尺子凑合,必须用最好的工具,体现对人才的重视。就像现在大公司招人,名校、名企经历这些"硬杠杠"就是他们的"玉尺"。

2. 过程要公正:玉尺光滑笔直,象征选拔不能歪。古代科举考试要糊名(遮住名字)、誊抄(统一笔迹),就是怕人为因素影响判断。

3. 结果要精准:好尺子能量出毫米之差。真正的人才选拔不是"大概差不多",而要像华为选"天才少年"那样,连论文引用次数都算得清清楚楚。

最有意思的是,古人用"玉"这个字,既说工具珍贵,又暗喻人才如玉。现在职场常说"用价值观丈量人才""用业绩标尺考核",其实都是现代版的"玉尺量才"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把严肃的人才选拔,用"玉尺"这个优雅的比喻说得生动形象。既强调标准严格,又带着对人才的珍惜,比直接说"择优录取"更有画面感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