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盘扪烛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日喻》

释义:宋苏轼《日喻》:'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'日之状如铜盘。'扣盘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'日之光如烛。'扪烛而得其形。他日揣钥,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钟钥亦远矣,而眇者不知其异,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。'后因以'扣盘扪烛'喻不经实践,认识片面,难以得到真知。

现代解析

《扣盘扪烛》这个成语讲的是盲人摸象式的认知误区。故事说有人摸到铜盘以为是太阳,碰到蜡烛以为是月亮——因为没见过真实事物,仅凭片面接触就妄下结论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生活场景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普遍弱点:我们常像故事里的盲人一样,把局部经验当成全部真相。比如有人第一次吃辣条就认定"所有中国菜都上火",或遇到一个粗心的快递员就说"现在服务业都不负责",这些都是现代版的"扣盘扪烛"。

它提醒我们三件事:1️⃣ 认知要避免"摸到什么就说什么"的武断;2️⃣ 承认自身认知的局限性;3️⃣ 面对陌生事物时,多角度求证比仓促定论更重要。就像现在刷短视频时,如果只看某个片段就评判整个事件,不就成了举着蜡烛说"这就是月亮"的人吗?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