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过屈宋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醉时歌》

释义:屈、宋: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。比喻文才极高。

现代解析

“才过屈宋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才华超过了屈原和宋玉”。屈原和宋玉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,尤其以写楚辞闻名,相当于古代文坛的“顶流”。所以这个成语的核心就是夸人——夸到极致的那种。

怎么理解它的分量?
想象一下,今天有人说某位作家“文笔比鲁迅还厉害”,或者夸一个音乐人“水平超过周杰伦”,这种比较里带着对历史标杆的敬意,更凸显被夸者的罕见才华。屈宋二人代表古代文学的高峰,能“超过”他们,说明这人不仅优秀,更是天才中的天才。

它的使用场景
1. 文学领域:比如评价李白、苏轼这类大文豪时,古人会用“才过屈宋”形容他们突破前人的创造力。
2. 夸张赞美:朋友写首好诗,你开玩笑说“你这水平简直才过屈宋啊!”(带点幽默的吹捧)
3. 反讽调侃:若有人狂妄自大,旁人可能反讽:“哟,您这是才过屈宋了?”(暗指不自量力)

背后的文化心态
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文化里“以古为尊”的传统——用古人做标尺,既能体现权威性,又能让赞美更有说服力。不过它也提醒我们:真正的才华不在于超越谁,而在于能否留下打动人心的作品。屈原宋玉被记住,不是因为“被超越”,而是他们的文字穿越了时间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