瓮中捉鳖

出自 元代 康进之 《梁山泊李逵负荆》

释义:在大坛子中捉甲鱼。比喻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,轻而易举或很有把握就能得到。

现代解析

“瓮中捉鳖”这个成语的画面感很强:想象一个大缸(瓮)里爬进了一只甲鱼(鳖),缸壁又高又滑,甲鱼根本逃不掉,伸手一抓就能逮住。这个场景用来形容一件事十拿九稳,对手完全没退路,就像已经掉进缸里的甲鱼一样任人摆布。

它的精髓在于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两个关键点:
1. 绝对优势:抓缸里的甲鱼比在河里抓容易百倍,比喻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;
2. 结局已定:甲鱼再扑腾也改变不了被捉的命运,暗示对手的挣扎是徒劳的。

比如警察把歹徒堵在死胡同里,或是商家用优惠吸引顾客进店消费,都能用这个成语形容“稳赢”的状态。它比“胜券在握”更生动,比“易如反掌”更有戏剧性,让人一听就联想到那种“你跑不掉”的笃定感。

康进之

康进之 元代戏曲作家。棣州(今山东惠民)人。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。后世人评价他是“豪放激越”的“本色派”作家,元代钟嗣成《录鬼簿》将其列为“前辈已死名公才人”,可知其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