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龇牙咧嘴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咧开嘴露出牙齿,看起来像在凶狠地吓唬人或表现痛苦。它通常用来形容两种状态:
1. 虚张声势的凶相
比如一只小狗遇到大狗时,明明心里害怕,却故意龇牙咧嘴装出很凶的样子,其实是想吓退对方。生活中也常用来说人“色厉内荏”——表面嚣张,实际底气不足。
2. 难以忍受的疼痛
比如有人摔了一跤疼得直吸气,整张脸皱成一团,这时候也能用“龇牙咧嘴”来形容他痛苦的表情,画面感很强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带着点幽默色彩。想想看,无论是装凶还是真疼,龇牙咧嘴的表情往往显得夸张甚至滑稽,所以使用时常带调侃意味。比如:“他被辣椒辣得龇牙咧嘴,逗得全桌人哈哈大笑。”
吴承恩
(1500—1582)明小说家。山阳人,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。科举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,后任浙江长兴县丞。耻为五斗米折腰,拂袖而归,专意著述。自幼喜读野言稗史、志怪小说,善谐谑,晚年作《西游记》,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。另有《射阳先生存稿》、《禹鼎志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