贱买贵卖

出自 班固 《汉书·景帝纪》

释义:低价买进,高价售出。

现代解析

“贱买贵卖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很简单:低价买入,高价卖出。它就像菜市场里的小贩,早上批发便宜的蔬菜,下午按市场价零售赚差价。但它的精髓不止于此,背后藏着三层智慧:

1. 商业的本质逻辑
所有生意都绕不开这个公式:成本越低,卖价越高,利润就越大。就像开奶茶店,原料批发价5元,做成奶茶卖15元,这10元差价就是生存空间。

2. 时机的艺术
聪明人会在别人抛售时抄底(比如房价低迷时买房),等需求旺盛时转手。就像疫情期间有人低价收购口罩厂设备,等需求爆发时赚取利润。

3. 人性的镜子
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警惕套路:有些商家故意虚标原价再“打折”,本质上还是贱买贵卖的把戏。看懂这一点,购物时就不会轻易被“跳楼价”忽悠。

它既是经商秘诀,也是生活智慧——用便宜的价格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(比如知识、健康),最终让自己的人生“增值”。但要注意:如果靠欺诈手段操作,就变成奸商行为了。

班固

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班固一生著述颇丰。作为史学家,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“前四史”之一;作为辞赋家,班固是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《两都赋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,列入《文选》第一篇;同时,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,他编辑撰成的《白虎通义》,集当时经学之大成,使谶纬神学理论化、法典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