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故十亲

出自 元代 关汉卿 《哭存孝》

释义:泛指亲戚朋友。

现代解析

“九故十亲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九个老朋友,十个亲戚”,但它的精髓在于用数字的叠加来表达一种人际关系上的“过度依赖”或“拉关系”的贬义态度。

举个例子:想象一个人遇到困难时,不靠自己的能力解决,而是把通讯录里所有认识的人——不管是远房表舅还是小学同学——都拉出来求助,甚至硬攀交情。这种行为就像在说:“我有这么多关系,总有一个能帮上忙吧!”成语正是讽刺这种把“熟人数量”当本事、把“人情债”当资源的社会现象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简单数字对比,戳破人情社会中的虚荣心。就像现在有人炫耀“微信好友5000+”,但真遇到事时,能真心帮忙的未必有几个。“九故十亲”提醒我们:关系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,靠刷脸求人不如靠自己。

关汉卿

关汉卿(约1220年──1300年),元代杂剧作家。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,“元曲四大家”之首。号已斋(一作一斋)、已斋叟。汉族,解州人(今山西省运城),与马致远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以杂剧的成就最大,一生写了60多种,今存18种,最著名的有《窦娥冤》;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,如:《单刀会》、《单鞭夺槊》、《西蜀梦》等;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、套数10多首。关汉卿塑造的“我却是蒸不烂、煮不熟、捶不匾、炒不爆、响珰珰一粒铜豌豆”(〈不伏老〉)的形象也广为人称,被誉“曲家圣人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