涎皮赖脸

出自 明代 李开先 《宝剑记》

释义:涎:嬉笑的样子。指嬉皮笑脸、厚着脸皮跟人纠缠。也作“涎皮涎脸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涎皮赖脸”这个成语,活脱脱画出一个厚脸皮、死缠烂打的形象。

拆解来看
- “涎皮”字面像流着口水的脸皮,比喻人嬉皮笑脸、没羞没臊的样子,像块甩不掉的牛皮糖。
- “赖脸”更直白,就是厚着脸皮硬凑,明明招人烦还硬贴上去,像蹭饭的邻居到点就来,赶都赶不走。

生活中常见场景
比如有人总蹭同事外卖从不给钱,被暗示还装傻;或追人时死缠烂打,对方明确拒绝还天天送花。这种不顾他人反感、强行刷存在感的行为,就是“涎皮赖脸”的典型表现。

核心精髓
这成语带点嫌弃又生动的幽默感——用“流口水的厚脸皮”这种夸张画面,一针见血地戳中那些不知分寸、死乞白赖的人。比直接说“不要脸”更鲜活,还透着无奈和讽刺。

注意
它偏口语化,多用于熟人间的调侃或批评,正式场合可能显得太直白。用对了能让人会心一笑,但小心别当面说,容易得罪人。

李开先

(1502—1568)明山东章丘人,字伯华,号中麓。嘉靖八年进士,授户部主事,官至太常寺少卿,提督四夷馆。罢归,治田产,蓄声伎,家居近三十年。征歌度曲,为新声小令,诗歌豪放,尤工词曲,不循格律,诙谐调笑,信手放笔。自谓藏曲最富,有“词山曲海”之目。曾刻元乔梦符、张小山小令。作传奇《宝剑记》,又有《登坛记》,今佚。又有《词谑》、《闲居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