鹄形菜色

出自 明代 卢象昇 《经理崇祯十一年屯政疏》

释义: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。

现代解析

“鹄形菜色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像天鹅一样瘦长的身形,像青菜一样发黄的脸色”,用来形容人面黄肌瘦、营养不良的憔悴模样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用两种具体事物来比喻人的病态:
1. 鹄形——天鹅脖子细长,这里夸张地比喻人因消瘦而显得肢体细弱,像被拉长了一样;
2. 菜色——长期吃不上荤腥的人脸色泛青黄,就像缺乏光照的青菜。

它生动刻画了两种典型特征:瘦到脱相+气色极差,常见于古代描写灾民、穷人或久病者的状态。比如:“连年饥荒,百姓鹄形菜色,走路都打晃。”

如今虽然生活条件改善,但这个成语依然能用来形容人因过度劳累、饮食不调或疾病导致的虚弱状态,比如:“他连续加班一个月,变得鹄形菜色,同事都劝他休息。”

核心魅力:不用直接说“又瘦又病”,而是用天鹅和青菜的画面感让人瞬间联想到营养不良的狼狈相,既形象又带点文人式的委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