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掷龙拿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楚汉战处》

释义:指龙虎互相争斗。比喻激烈的搏斗。

现代解析

“虎掷龙拿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老虎扑腾、龙爪抓取,听起来就像一场猛兽和神兽的激烈对决现场。但它实际用来形容两种厉害的角色或势力互相较量,谁也不服谁,场面既紧张又精彩。

想象一下:老虎代表地面上的霸主,凶猛敏捷;龙象征天上的王者,神秘强大。当它们相遇搏斗时,一个用蛮力扑击,一个用巧劲擒拿,双方各显神通。这种对抗不是简单的打架,而是高手过招,充满力量与智慧的碰撞。

生活中,我们常用它来形容:
1. 顶尖对决:比如两个天才棋手对弈,步步紧逼;两支强队比赛,比分胶着。
2. 势均力敌:双方实力相当,竞争激烈,像电商大促时两家平台“神仙打架”。
3. 矛盾冲突:两种强大力量对抗,比如传统与创新的激烈碰撞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短短四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,让人感受到对抗中的张力与平衡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较量不是碾压,而是彼此激发潜能的精彩过程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