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之有理

出自 明代 吴承恩 《西游记》

释义:说话有道理。

现代解析

“言之有理”这个成语很简单,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有道理、有逻辑,让人听了觉得靠谱。

打个比方,就像你朋友劝你别熬夜,说“熬夜伤身体,第二天没精神”,这就是“言之有理”——因为他说的是事实,有科学依据,你一听就觉得对。相反,如果他说“熬夜会让人长翅膀”,那就明显胡扯,算不上“言之有理”。

它的精髓在于两点:
1. 内容靠谱:说的话得符合常理或事实,不能瞎编。
2. 逻辑清晰:观点要有条理,能让人听懂并信服。

生活中,我们夸人“言之有理”,其实是认可对方的话经得起推敲,值得听进去。反过来,如果一个人总说空话、歪理,别人就会觉得他“强词夺理”或“胡言乱语”。

简单说,“言之有理”就是“会说话,而且说得对”。

吴承恩

(1500—1582)明小说家。山阳人,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。科举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,后任浙江长兴县丞。耻为五斗米折腰,拂袖而归,专意著述。自幼喜读野言稗史、志怪小说,善谐谑,晚年作《西游记》,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。另有《射阳先生存稿》、《禹鼎志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