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求道于盲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向盲人问路”,比喻向不懂行的人请教专业问题,自然得不到正确答案。就像你想学做菜却去问一个从不下厨的人,他连盐和糖都分不清,怎么可能指导你呢?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点:一是提醒我们认清“专家”的真伪。生活中总有人喜欢不懂装懂,若轻信他们,就像把重要任务交给连工具都不会用的人,结果必然一团糟。二是强调获取信息要找对渠道。好比想了解天气该看天气预报,而不是随便抓个路人就问,否则可能被误导。
它的魅力在于用“盲人指路”这种生动画面,瞬间让人明白“错误求助”的荒谬性。我们既避免了自己成为那个“盲目求教”的糊涂人,也警惕自己不要充当“不懂装懂”的假行家。
韩愈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