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不可攀

出自 陈琳 《为曹洪与魏文帝书》

释义:高得没法攀登。形容难以达到。

现代解析

“高不可攀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高得没法爬上去”,用来形容某些事物或目标看似美好,但实际上难度太大,普通人难以达到。

它的精髓在于揭示了一种“可望不可即”的现实感。比如:
- 形容地位悬殊:像普通人仰望富豪或明星的生活,觉得他们的圈子自己永远进不去。
- 形容能力差距:想成为顶尖科学家或运动员,但天赋和资源有限,感觉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。
- 形容理想遥远:有人梦想一夜暴富或瞬间成功,但现实中的积累和机遇往往需要漫长过程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既承认了目标的价值(“高”),又坦率地指出了现实的限制(“不可攀”),给人一种清醒的提醒——不是所有美好都能轻易触碰,但认清这一点反而能让人更理性地规划自己的方向。

生活中,我们可以用它调侃自己(“学霸的成绩对我真是高不可攀”),也可以用来提醒别人别好高骛远(“别总盯着高不可攀的目标,先做好手边的事”)。

陈琳

陈琳(?-217年),字孔璋,广陵射阳人。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生年无确考,惟知在“建安七子”中比较年长,约与孔融相当。汉灵帝末年,任大将军何进主簿。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,陈琳曾谏阻,但何进不纳,终于事败被杀。董卓肆恶洛阳,陈琳避难至冀州,入袁绍幕府。袁绍失败后,陈琳为曹军俘获。曹操爱其才而不咎,署为司空军师祭酒,使与阮瑀同管记室。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与刘桢、应玚、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。 陈琳著作,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原有集10卷,已佚。明代张溥辑有《陈记室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中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