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一来一往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就是“你一下,我一下”,像两个人打乒乓球,有来有回。它背后藏着两层智慧:
1. 互动才有戏
比如吵架时,一个人骂完,另一个回嘴,这叫“一来一往”;朋友聊天,你说笑话我接梗,也是“一来一往”。它提醒我们:关系就像抛接球,光一个人使劲没意思,双方参与才能持续。
2. 较量见真章
古代形容比武“一来一往”,是说双方招式有攻有守。现在职场竞争、商业谈判中,这种“回合制”的博弈也很常见——你出招,我化解,再反击。关键不是谁先动手,而是看谁能在往来中抓住机会。
生活应用:
- 和孩子沟通时,别光说教,留空间让孩子回应,形成良性对话循环。
- 遇到矛盾时,如果对方进一步,你退一步,再找时机表达立场,比硬碰硬更聪明。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: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,动态平衡比单方面输出更重要。就像跳交谊舞,进退默契才能跳得漂亮。
吴承恩
(1500—1582)明小说家。山阳人,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。科举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,后任浙江长兴县丞。耻为五斗米折腰,拂袖而归,专意著述。自幼喜读野言稗史、志怪小说,善谐谑,晚年作《西游记》,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。另有《射阳先生存稿》、《禹鼎志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