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下花前

出自 唐代 白居易 《老病》

释义:见“花前月下”,鲜花前,月影下。指风景优美的场所。多指男女约会、谈情说爱的地方。也作“月下花前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月下花前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月光下、花丛前”,但实际用来形容浪漫美好的场景,尤其适合情侣约会或独处时的诗意氛围。

想象一下:夜晚柔和的月光洒下来,四周安静,只有花香隐隐浮动。这种环境天然带着温柔、私密又略带梦幻的色彩,很容易让人放松心情,产生倾诉或亲近的欲望。古人用这四个字,精准抓住了“自然环境”和“情感氛围”的化学反应——不需要豪华布置,简单的月光和花朵就能为情感创造最佳背景。

现在人们也常用它调侃恋爱中的甜蜜时刻,比如“他俩又在月下花前腻歪了”。成语的生动之处在于,它不直接说“谈恋爱”,而是用画面感让你瞬间联想到那种朦胧又心动的感觉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