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定不移

出自 清代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音律》

释义:见“[[一定不易]]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一定不移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一旦确定就不再改变”,形容态度、决心或立场非常坚定,像钉死的钉子一样不可动摇。

它的精髓在于强调一种“认准目标就坚持到底”的魄力。比如:
- 做事有原则的人:答应别人的事,无论多难都一定做到,这叫“一定不移”;
- 坚守信念的人:面对诱惑或压力,依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,这也是“一定不移”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用简单的四个字,传递出一种“稳如磐石”的力量感。生活中,小到个人目标(如坚持每天锻炼),大到国家立场(如维护主权),只要方向正确,这种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执着,往往是成功的关键。

注意:它偏褒义,但若用于形容固执己见、不懂变通,可能带点批评色彩。比如:“他明知方法错了,还一定不移,结果吃了亏。”

李渔

李渔(1611-1680),初名仙侣,后改名渔,字谪凡,号笠翁。汉族,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。明末清初文学家、戏剧家、戏剧理论家、美学家。被后世誉为“中国戏剧理论始祖”、“世界喜剧大师”、“东方莎士比亚”,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、文化产业的先行者,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。一生著述丰富,著有《笠翁十种曲》(含《风筝误》)、《无声戏》(又名《连城璧》)、《十二楼》、《闲情偶寄》、《笠翁一家言》等五百多万字。还批阅《三国志》,改定《金瓶梅》,倡编《芥子园画谱》等,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