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同声

出自 清代 刘鹗 《老残游记》

释义:意思是不同的人同时说同样的话。形容意见一致。

现代解析

“一口同声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一张嘴里发出同样的声音”,听起来有点奇怪对吧?其实它想表达的是:一群人像被“复制粘贴”了一样,说的话完全一致。

核心精髓:
强调众人意见高度统一,但暗含两层味道——
1. 积极面:团结高效(比如团队快速达成共识,齐心协力做事)
2. 消极面:缺乏独立思考(比如盲目跟风,或迫于压力不敢说真话)

生活例子帮你秒懂:
- 班级投票:所有人不假思索举手赞成,老师可能欣慰(团结),也可能怀疑(没人敢提意见?)
- 网络热点:评论区清一色“太对了!”——是真共鸣,还是人云亦云?

它的魅力在于:
短短四个字,既能夸人“心齐”,又能暗讽“不动脑子”,具体褒贬全看语境。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群体行为背后的真相。

使用小贴士:
说这个词时,记得配上语气和场景——笑着说是夸人,皱眉说可能就是批评了。

刘鹗
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