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装异服

出自 屈原 《涉江》

释义:指式样奇异、与众不同的服饰。现多含贬义。

现代解析

“奇装异服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就是“奇怪的衣服和特别的打扮”。它形容一个人穿得与众不同,甚至有点夸张,和周围人的穿着风格格格不入。

这个成语的重点在于“奇”和“异”,强调衣服的“特别”和“不寻常”。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评价意味,可能是中性描述,也可能略带批评。比如:

* 中性用法: “她今天穿了件奇装异服,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” 这里只是客观描述她的穿着特别。
* 略带批评: “他整天穿些奇装异服,一点都不像个正经人。” 这里就带有一点不满,认为他的穿着不合时宜。

“奇装异服”的魅力在于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外表的与众不同,也反映了社会对“正常”和“异常”的评判标准。它提醒我们,穿衣打扮不仅仅是个人喜好,也和社会文化、时代背景息息相关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随着时代发展,人们对“奇装异服”的接受度也在变化。以前被认为“奇装异服”的打扮,现在可能已经司空见惯。所以,这个成语的使用也要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过于主观的评判。

屈原

屈原(约公元前340—公元前278年),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。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(今湖北宜昌)。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,任三闾大夫、左徒,兼管内政外交大事。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。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,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。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,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,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。他创造的“楚辞”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,与《诗经》并称“风骚”二体,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