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若云泥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送韦书记赴西安》

释义:形容高低差别好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的距离那样大。也说判若天渊。

现代解析

“判若云泥”这个成语,用大白话来说,就是形容两样东西差别特别大,就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巴一样,一个高高在上,一个低到尘埃里,完全不是一个档次。

举个例子:比如你有个同学,以前成绩平平,后来发奋图强考上了名校,而另一个同学整天打游戏最后辍学。这时候你就可以说,他俩现在的境遇“判若云泥”——一个像云一样腾飞,一个像泥巴一样陷在原地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用“云”和“泥”这两种人人都见过的东西作对比,不需要复杂解释,瞬间就能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差距。它可以用在人的地位、水平、境遇等方面,既生动又带点文学色彩,比直接说“差别很大”更有味道。

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多:比如同一家公司里,有人升职加薪,有人被裁员;同一个班级里,有人成为学霸,有人挂科留级。只要想表达“差距大到像两个世界”,用这个成语准没错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