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燥不安
释义:焦急烦躁,心神不定。出自沈石溪《最后一头战象》。
现代解析
“焦燥不安”这个成语,就像一个人心里着了火,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样子。
想象你等一个重要电话,手机却迟迟不响——手指不停敲桌子、来回踱步、心里像有蚂蚁在爬,这就是“焦燥不安”的状态。它把“焦”(像被火烤)和“燥”(口干舌燥)两种身体感受叠加,再配上“不安”的心理状态,生动刻画出那种既着急又无助的情绪。
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:
1. 画面感强:不用解释,一听就能联想到热锅上的蚂蚁;
2. 层次丰富:既描述身体反应(燥热出汗),又体现心理煎熬(胡思乱想);
3. 生活共鸣:考试前、医院等检查报告、约会对方迟到…人人都能代入这种抓心挠肝的体验。
它比单纯说“着急”更有冲击力,仿佛情绪已经冲破身体,连空气都被烤得噼啪作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