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

出自 楚·屈原 《卜居》

释义:尺比寸长,但和比尺更长的东西相比,就显得短了;寸比尺短,但和比寸更短的东西相比,就显得长了。

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。出自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论》:“鄙语二:‘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’ 白起 料敌合变,出奇无穷,声震天下,然不能救患於 应侯 。”

现代解析

这个成语讲的是每个人、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,关键在于放在合适的位置上。就像一把尺子用来量长东西很顺手,但量特别短的物品可能就不如寸(古代短长度单位)方便;反过来,寸虽然量小东西精准,但量长距离就派不上用场了。

它告诉我们三个生活智慧:
1. 不要盲目比较——高个子未必适合钻矮洞,矮个子灵活度可能是优势
2. 学会扬长避短——就像螺丝刀不能当锤子用,找到自己的特长领域更重要
3. 看待事物要全面——手机拍照再好也替代不了单反,但便携性又是它的长处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最简单的测量工具,说透了"合适才是最好"的道理。它提醒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(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),也不要骄傲自满(觉得别人都不行),关键是用对地方、用对方法。就像职场中,技术大牛和沟通能手同样重要,只是发挥作用的场景不同而已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