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食耳视

出自 宋代 司马光 《迂书·官失》

释义:用眼睛吃,用耳朵看。比喻颠倒错乱。

现代解析

“目食耳视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用眼睛吃饭,用耳朵看东西”,听起来很荒谬对吧?这正是它的精妙之处——用反常识的比喻,讽刺那些做事违背常理、本末倒置的人。

比如有人花大钱买豪华包装的劣质商品,就像用眼睛“吃”华丽的外表,却不管真正要入口的东西是否安全;或者像某些人听信谣言就轻易否定真相,如同用耳朵“看”世界,拒绝用眼睛观察事实。

这个成语像一面照妖镜,让我们立刻看清生活中那些“表面功夫比实质重要”的荒唐现象。它提醒我们:吃饭要用嘴尝味道,看东西要用眼睛辨真假,做任何事都要抓住本质。那些把手段当目的、重视形式忽略内容的行为,最终只会让自己吃亏。

司马光
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