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根究底

出自 清代 曹雪芹 《红楼梦》

释义:寻求事物的根由、底细。也说追根究底。

现代解析

“寻根究底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顺着根去找,把底子翻清楚”,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遇到事情不满足于表面答案,非要像侦探破案一样,把来龙去脉、前因后果都搞明白。

举个例子:你发现家里电费突然涨了,如果只是抱怨两句就不管了,这叫“浮于表面”;但如果去查电器使用记录、找线路问题,甚至联系电力公司核实数据,这就是“寻根究底”——不放过任何细节,直到找出真正原因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种态度:
1. 对真相的执着:像小朋友连环追问“为什么”一样,保持好奇心,拒绝糊弄。
2. 解决问题的智慧:知道只有找到根源(比如水管漏水的位置),才能彻底解决问题(修水管而非天天拖地)。

它的魅力在于提醒我们:生活中很多“麻烦”其实像打地鼠游戏,光锤表面冒头的不行,得找到地洞在哪儿。用这种态度学习、工作,往往能事半功倍。

曹雪芹
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