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故态复作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老样子又来了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原本已经改掉的坏习惯或旧毛病,突然又犯了回来。就像你下定决心要戒掉熬夜,坚持了几天早睡,结果某天晚上忍不住又刷手机到凌晨——这就是“故态复作”。
它的精髓在于抓住人性中“反复”的特点:改变很难,但倒退很容易。比如戒烟的人复吸、减肥的人暴食、戒游戏的人重新沉迷,都是典型的“故态复作”。这个成语带着点无奈和调侃,既承认改变需要过程,也提醒我们坏习惯会像橡皮筋一样,一松手就弹回原形。
用这个词时,往往带着“果然还是这样”的预料之中感。比如朋友发誓不再拖延,结果 deadline 前夜又哭着赶工,你就可以摇头笑叹:“看,故态复作了吧?” 它比直接说“你又犯老毛病”更生动,还隐含了“这不是第一次了”的微妙意味。
蒲松龄
蒲松龄(1640-1715)字留仙,一字剑臣,别号柳泉居士,世称聊斋先生,自称异史氏,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。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。19岁应童子试,接连考取县、府、道三个第一,名震一时。补博士弟子员。以后屡试不第,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。为生活所迫,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,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,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,舌耕笔耘,近40年,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。1715年正月病逝,享年76岁。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