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凤腾蛟

出自 唐代 王勃 《滕王阁序》

释义:比喻人才活跃,景象壮观。

现代解析

“起凤腾蛟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凤凰飞起,蛟龙腾跃”,用来形容才华横溢的人或事物突然展现出非凡的气势,就像神兽突然现身一样震撼人心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画面感极强:成语用“凤凰”和“蛟龙”这两种传说中的神兽作比喻,一下子让人联想到华丽壮观的场景。比如,一个平时低调的人突然在舞台上大放异彩,就像凤凰展翅高飞;或者一个团队突破困境取得惊人成就,如同蛟龙冲破水面腾空而起。

2. 强调爆发力:它特别突出“从平凡到非凡的瞬间转变”。比如学生寒窗苦读后金榜题名,或企业厚积薄发推出颠覆性产品,这种“一鸣惊人”的状态,正是“起凤腾蛟”的精髓。

3. 褒义色彩浓厚:这个词自带赞美属性,常用来形容人才、文章、艺术等领域的卓越表现。比如形容一篇好文章“起凤腾蛟”,是说它文采飞扬、思想深刻,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。

实际运用例子
- 形容人:“没想到他平时沉默寡言,辩论赛上一开口竟起凤腾蛟,全场为之倾倒。”
- 形容作品:“这部小说的结尾部分起凤腾蛟,把整个故事升华到了哲学高度。”

简单来说,这个成语就是把“低调中爆发的高光时刻”用神话级别的画面表达出来,既生动又有力量。

王勃

王勃(649或650~676或675年),唐代诗人。汉族,字子安。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王勃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齐名,世称“初唐四杰”,其中王勃是“初唐四杰”之首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