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极一时

出自 清代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附各本序跋题辞〈读聊斋杂说〉》

释义: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。

现代解析

“盛极一时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兴盛到了极点,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”。它就像形容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——最绚烂的时刻人人赞叹,但绚烂过后终会归于平静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它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:任何风光的人、事或现象,都像抛物线一样,达到顶点后难免回落。比如一款突然爆红的手机游戏,全民都在玩,但热度可能几个月后就消退;又像古代杨贵妃受尽唐玄宗宠爱,最终却逃不过悲剧结局。

它提醒我们两件事:一是对眼前的“火爆”保持清醒,别被表象迷惑;二是懂得“花无百日红”的道理,成功时要有危机意识。就像网红餐厅排队再长,也要思考如何让味道留住顾客。这个成语用最简洁的方式,道出了繁华背后的真相。

蒲松龄

蒲松龄(1640-1715)字留仙,一字剑臣,别号柳泉居士,世称聊斋先生,自称异史氏,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。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。19岁应童子试,接连考取县、府、道三个第一,名震一时。补博士弟子员。以后屡试不第,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。为生活所迫,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,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,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,舌耕笔耘,近40年,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。1715年正月病逝,享年76岁。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