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山复水

出自 宋代 林逋 《风水洞》

释义:谓山峦重叠,水流盘曲。

现代解析

《重山复水》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一重重山,一道道水”,描绘的是山水连绵不断的景象。但它真正的魅力在于比喻人生或事物中层层叠叠的阻碍和曲折。

想象一下,你走在一条路上,刚翻过一座山,眼前又出现一条河;过了河,又是一座更高的山……这种“没完没了”的感觉,就是成语想表达的困境。它不单指自然环境的复杂,更常用来形容:
1. 做事障碍多:比如创业时遇到资金问题、人才问题、市场竞争,问题接二连三像山和水一样挡在前面。
2. 情感或关系的波折:比如两个人想在一起,但家庭反对、性格磨合、异地相隔,这些困难就像“重山复水”。

它的精髓在于用自然景象的“重复感”和“压迫感”,让人瞬间理解那种“怎么努力都绕不开麻烦”的无奈。但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本身没有直接说“放弃”——反而暗含一种对现实的清醒认知:人生本就充满关卡,重要的是看清困难的本质后,选择坚持或另辟蹊径。

比如有人说:“想做成这件事,真是重山复水啊!”这句话既承认了困难,又透露出一种“早有预料”的豁达,比单纯说“好难”更有画面感和层次感。

林逋

林逋(967一1028)字君复,汉族,浙江大里黄贤村人(一说杭州钱塘)。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与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逢客至,叫门童子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先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