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和年丰

出自 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

释义:和:和谐,协调。年:年成,年景。人民和乐,农业丰收。

现代解析

“民和年丰”这个成语描绘的是一幅理想社会的幸福图景,字面意思是“百姓和睦,年成丰收”。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:

1. 生活层面
就像一家人和和气气过日子,同时粮仓堆得满满的——既没有邻里纠纷让人烦心,又不用为吃喝发愁。这种双重满足感,正是普通人最朴实的愿望。现在常用来形容地方治理得好,比如某地社会安定又经济繁荣,就可以说呈现"民和年丰"的景象。

2. 文化智慧
古人把"人心齐"和"老天赏饭"看作幸福的双重保障。这个成语精妙地指出:光有物质丰收(年丰)不够,如果百姓整天吵架斗殴(民不和),再好的收成也白搭;反过来,如果大家虽然团结但遇到灾年(年不丰),日子照样艰难。两者缺一不可,体现着中国人"家和万事兴"的生存哲学。

这个成语至今鲜活,因为它抓住了人类永恒的追求:既要物质充裕,又要精神愉悦。就像我们现在既希望收入增长,又渴望社区和谐,本质上还是在追寻"民和年丰"的状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