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物忘形

出自 宋代 秦观 《心说》

释义:泯灭物我界限,谓舍弃外在形式,精神进入忘我境界。

现代解析

《遗物忘形》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丢了东西,连自己是谁都忘了”,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人过度沉迷某件事,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。比如有人打游戏太投入,饭都忘了吃;或者追剧上瘾,连重要约会都错过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遗物忘形”。

它的精髓在于揭示一种“过度专注带来的副作用”:当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目标上时,反而会失去对基本事物的判断力,就像寓言里那个盯着靶心却射偏的弓箭手。这种状态既有积极一面(比如科学家废寝忘食搞研究),也有消极风险(如赌徒输红眼不顾家庭)。成语用夸张的“连自己都忘记”的意象,巧妙提醒我们:追求热爱之事时,别忘了留一分清醒在人间。

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