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保于信

出自 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

释义: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,才能受到人民拥护。

现代解析

“民保于信”这个成语讲的是老百姓的安稳生活要靠当权者的诚信来保障。就像一家公司的老板如果整天说话不算数,员工就会人心惶惶;反过来,老板说到做到,大家干活才有底气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揭示了“信任”是社会运转的隐形支柱。当政府或领导者兑现承诺时,老百姓就像吃了定心丸——知道种地不会被随意征税,做生意不会被突然刁难,送孩子上学能享受承诺的教育政策。这种确定性会让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:民众安心生产生活,领导者获得拥护,最终实现双赢。

它特别提醒掌权者:信用比黄金更珍贵。一次食言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。而长期守信的行为,则能积累出强大的公信力,即使遇到困难时期,民众也愿意相信并支持。用现在的话说,这就是“诚信政府”最古典的表达方式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