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当之有愧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承受某种荣誉或好处时,心里觉得不踏实,感到惭愧”。它描述的是一种谦逊、自省的态度,强调人在获得认可或利益时,不盲目自大,反而会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配得上。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比如你被同事投票选为“团队之星”,但你觉得其他同事同样优秀,甚至比自己贡献更大,这时候你可能会说“这个称号我当之有愧”——既表达感谢,又透露出对自己不足的清醒认知。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点:
1. 不贪功:即使外界给予肯定,也能客观看待自己的实际能力或付出;
2. 知进退:用谦虚的态度给他人留出空间,避免“理所当然”的傲慢。
它和“受之有愧”意思接近,但更突出“承担”(当之)时的心理状态。比如接受奖励、职位、夸赞时常用,而拒绝过度吹捧。这种态度既能体现修养,也能让人际关系更融洽。
欧阳修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