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非颠倒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施先生墓铭》

释义:硬把对的说成错的,把错的说成对的。

现代解析

“是非颠倒”这个成语很好理解,字面意思就是把“对的和错的弄反了”。就像有人硬说“太阳从西边升起”“冬天比夏天热”,明明违背常识,却非要颠倒黑白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抓住了生活中一种荒诞现象——有些人为了私利或掩盖错误,故意把真相扭曲。比如:
1. 犯错的人反而指责指出问题的人“多管闲事”;
2. 骗子把自己包装成“受害者”博同情;
3. 领导把工作失误说成“创新的代价”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就戳破了这种虚伪逻辑,像照妖镜一样让颠倒黑白的把戏现原形。当我们看到有人混淆对错、甩锅推责时,一句“这是非颠倒了吧?”就能让对方哑口无言。这个成语提醒我们:面对扭曲的事实,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力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