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众毛攒裘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许多碎毛皮攒成一件皮袄”,用来比喻积少成多、集小成大。
它的精髓在于强调微小力量的汇聚能产生巨大价值。就像一根毛轻飘飘的没什么用,但把许多毛收集起来,就能做成保暖的皮袄。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:
- 学习:每天记几个单词,时间久了就能掌握一门外语;
- 存钱:每月攒一点小钱,多年后可能凑成买房的首付;
- 环保:每人节约一张纸,全球就能保护一片森林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“小事无用”的偏见,提醒我们:
1. 别轻视小积累——大成果往往来自持续的小行动;
2. 团结的力量——个人力量有限,但众人协作能成大事;
3. 耐心的重要性——好东西需要时间慢慢“攒”出来。
比如创业团队初期资源少,但每个人贡献一点专长,最终可能做成大企业,这就是“众毛攒裘”的现实版。它用日常可见的缝皮袄做比喻,让抽象的道理变得鲜活易懂。
吴承恩
(1500—1582)明小说家。山阳人,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。科举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,后任浙江长兴县丞。耻为五斗米折腰,拂袖而归,专意著述。自幼喜读野言稗史、志怪小说,善谐谑,晚年作《西游记》,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。另有《射阳先生存稿》、《禹鼎志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