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腹便便

出自 宋代 廖行之 《青玉案》

释义:腹中空虚﹐外貌肥满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者。

现代解析

“空腹便便”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滑稽——肚子空空却挺得老高,像塞了个皮球似的。它生动地勾画出两种人:

一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角色。明明兜里没钱,偏要穿金戴银装阔佬;肚子里没墨水,却爱在饭桌上高谈阔论。就像气球吹得越大越容易破,这种虚张声势反而暴露了内在的空洞。

另一种是尸位素餐的典型。某些人坐在重要位置上,吃得脑满肠肥,肚子里装的却是公款吃喝的酒肉,而不是为民办事的真本事。就像稻穗空壳总是昂着头,饱满的谷穗反而低垂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“物理膨胀”来比喻“精神空虚”:肚子鼓得越夸张,越反衬出内在的贫乏。它像一面照妖镜,让那些装模作样、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现出原形。当我们看到有人挺着“便便”大肚招摇过市时,不妨想想:这里面装的究竟是真材实料,还是一肚子空气?

廖行之

廖行之(1137~1189) ,字天民,号省斋,南宋衡州(今湖南省衡阳市)人。孝宗淳熙十一年(1184)进士,调岳州巴陵尉。未数月,以母老归养。告满,改授潭州宁乡主簿,未赴而卒,时淳熙十六年。品行端正,留心经济之学。遗著由其子谦编为《省斋文集》十卷,已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