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圣先贤

出自 清代 曹雪芹 《红楼梦》

释义:圣:品德智慧极高。贤:有才能有道德。古代的圣人贤者。

现代解析

“古圣先贤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古代的圣人和有智慧的贤人”,用来泛指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光辉思想、高尚品德或伟大成就的杰出人物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精髓:

1. 时间的沉淀
“古”字强调这些人物经过历史考验,像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真金。比如孔子、老子,他们的思想历经几千年依然被后人学习。

2. 道德与智慧的双重标杆
“圣”通常指品德至高无上的人(如尧舜),“贤”则侧重有真才实学的人(如诸葛亮)。合起来就是德才兼备的典范。

3. 活的文化符号
这些人物已经超越历史身份,变成某种精神象征。比如说到“神农”,我们会联想到勇于探索;提到“包公”,立刻想到公正廉洁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:
- 用四个字浓缩了对人类优秀传统的敬意
- 既包含对过去的铭记,也暗含对当下的期许——希望现代人能传承这些品质
- 使用时往往带有一种庄严感,比如“古圣先贤的教诲”,比直接说“古人说”更有分量

就像我们今天仍会引用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,这些古代智者的思想早已融入日常,成为中国人精神基因的一部分。

曹雪芹
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