涅而不淄

出自 明代 张居正 《七贤咏》

释义:见'涅而不缁',涅:矿物名,古代作黑色染料。缁:黑色。原指质地纯白的东西,用涅染也染不黑。比喻品质高尚纯洁,不受恶劣环境影响。《

现代解析

“涅而不淄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:用黑色染料(涅)去染东西,却不会变黑(淄)。它比喻一个人身处恶劣环境或面对诱惑时,依然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高尚品格,不被外界污染。

打个比方,就像一块白布掉进墨水池里,捞出来还是雪白的——这种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品性正是成语的核心。它赞美的是人在复杂环境中坚守底线的能力,比如:
1. 官员面对贿赂时严词拒绝
2. 学生在作弊成风的环境下坚持诚信考试
3. 普通人在利益诱惑前守住道德原则
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直观的染色现象,把抽象的道德操守变得生动可感。它提醒我们:环境对人的影响固然重要,但最终决定品格的,是自己内心的选择。就像莲花从脏水里长出来照样洁净,真正的高贵源于内在的定力。

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尤其珍贵——当很多人把犯错归咎于“大环境如此”时,这个成语告诉我们:保持清白从来都是可能的选择。

张居正

(1525—1582)湖广江陵人,字叔大,号太岳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。授编修。严嵩、徐阶均器重之。迁右中允,领国子司业事,与祭酒高拱善,相期以相业。阶代嵩为首辅,倾心委之。隆庆元年引之入阁。阶致仕,居正与司礼监李芳谋,引拱入阁。同定封俺答事,北边遂得安宁。此后渐生嫌隙,神宗时与司礼监冯保谋,逐拱,遂为首辅。神宗即位时年幼,小有过失,慈圣太后即责云:“使张先生闻,奈何?”及帝渐长,心厌之。卒,谥文忠。未几弹劾者即纷起。次年,追夺官爵;又次年,籍没家产。天启间,始追复故官。有《张太岳集》、《太岳杂著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