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鲁帝虎

出自 清代 金桌 《〈南海百咏〉跋》

释义:谓将鱼误写作鲁,帝误写作虎。泛指文字错讹。

现代解析

“鱼鲁帝虎”这个成语,乍一听像在说鱼啊、老虎啊这些动物,其实它讲的是古代抄书或刻字时容易闹出的笑话——把字形相近的字给搞混了。

拆解一下:
- “鱼”和“鲁”:古代繁体字中,“魚”和“魯”下半部分很像,粗心的人可能把“鱼”抄成“鲁”;
- “帝”和“虎”:同样,“帝”和“虎”的古代写法(比如“虎”的异体字“乕”)也有相似之处,容易看走眼。

核心意思:
它讽刺的是做事马虎、不认真,连最基本的字形都能弄错。比如现在有人把“休息”写成“体息”,把“徒弟”写成“徙弟”,就和古人把“鱼”写成“鲁”是一个性质。

为什么有趣?
这个成语用两组“错别字”打包在一起,既形象又幽默。它提醒我们:无论是读书、写字还是做其他事,细节决定成败,粗心大意可能闹出大笑话。

现代用法:
可以调侃那些工作敷衍的人:“你这报告错字连篇,简直是‘鱼鲁帝虎’专业户!”既点出问题,又不失风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