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见寡识

出自 宋代 苏舜钦 《上范公参政书》

释义:浅见:肤浅的见解;寡闻:听到的很少。形容见闻不广,所知不多。

现代解析

“浅见寡识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见识浅薄,知道的东西很少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眼界狭窄、知识储备不足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人在认知上的局限性——比如只盯着眼前的小事,不懂全局;或者对复杂问题只能说出表面看法,缺乏深度思考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它用“浅”和“寡”两个简洁的字,既刻画了认知的“量少”(知道得不多),又点破了思维的“质弱”(理解得肤浅)。就像用勺子舀大海的水,只能得到几滴,却以为自己尝遍了整个海洋。生活中常见这种情况:有人对陌生领域夸夸其谈,实际漏洞百出;有人固执己见,拒绝接受新知识——这些都是“浅见寡识”的鲜活例子。

它提醒我们:世界远比个人所见广阔,保持谦逊、持续学习才是突破认知边界的钥匙。这个成语的价值不在于贬低他人,而在于唤醒对知识的好奇与敬畏。

苏舜钦

苏舜钦(1008—1048)北宋诗人,字子美,开封(今属河南)人,曾祖父由梓州铜山(今四川中江)迁至开封(今属河南)。曾任县令、大理评事、集贤殿校理,监进奏院等职。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,为守旧派所恨,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,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,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。罢职闲居苏州。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,但不久就病故了。他与梅尧臣齐名,人称“梅苏”。有《苏学士文集》诗文集有《苏舜钦集》16卷,《四部丛刊》影清康熙刊本。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《苏舜钦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