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龙混杂

出自 唐代 张志和 《和渔夫词》

释义:比喻成员复杂,好人坏人混在一起。

现代解析

“鱼龙混杂”这个成语就像一个大杂烩市场——好货次货堆在一起,让人一时分不清真假好坏。

它的核心意思是:好的和坏的混在一起,难以辨别。比如一个培训班里,可能有真才实学的老师,也有浑水摸鱼的骗子;一个二手交易群里,既有诚信卖家,也可能藏着骗子。这时候就能用“鱼龙混杂”来形容这种真假难辨的局面。

这个成语的巧妙在于用“鱼”和“龙”的对比——龙在古代象征高贵有能力,鱼则普通甚至低劣。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,画面感很强,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“好东西被埋没在次品里”的混乱场景。

使用场景小贴士
1. 形容环境复杂时(如:“招聘会上公司鱼龙混杂,要擦亮眼睛”);
2. 提醒别人注意筛选时(如:“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,别轻易相信”)。

它既点明了混乱的状态,又暗含了“需要警惕和分辨”的提醒,是个既生动又实用的表达。

张志和

张志和(732年—774年?),字子同,初名龟龄,号玄真子。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,祖籍浙江金华,先祖湖州长兴房塘。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,六岁做文章,十六岁明经及第,先后任翰林待诏、左金吾卫录事参军、南浦县尉等职。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,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,弃官弃家,浪迹江湖。著作有《玄真子》十二卷三万字,《大易》十五卷,有《渔夫词》五首、诗七首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