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稽之谈

出自 宋代 郑樵 《通志·总序》

释义:稽:考查,引申为根据。没有根据的话。也作“无稽之言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无稽之谈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没有根据的瞎话”,就像有人突然告诉你“太阳是方形的”,你一听就知道这纯属胡扯——因为既没人见过,科学也证明不了。它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毫无事实支撑、经不起推敲的荒唐言论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“稽”字(意思是查考、依据),像一把尺子,瞬间量出对方的话是“有真材实料”还是“凭空瞎编”。比如生活中有人传谣说“吃酱油会变黑”,如果你发现这说法既无科学实验验证,又无医生背书,就能一针见血地回怼:“这根本是无稽之谈!”

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就能拆穿虚假信息的本质,比直接说“你胡说”更有力道。既保持语言简洁,又暗含逻辑判断——就像给不靠谱的话直接贴上“不合格”标签,让人一听就懂,还能在反驳时显得有理有据。

郑樵

郑樵(1104年4月26日—1162年4月26日),字渔仲,南宋兴化军莆田(福建莆田)人,世称夹漈先生,中国宋代史学家、目录学家。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(1104年4月26日),一生不应科举,刻苦力学30年,立志读遍古今书,毕生从事学术研究,在经学、礼乐学、语言学、自然科学、文献学、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,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(1162年4月26日)。郑樵著述有80余种,但大部分已佚亡,今存《通志》、《夹漈遗稿》、《尔雅注》、《诗辨妄》等遗文,其中《通志》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