啮血沁骨

出自 清代 顾嗣立 《元诗选·丁孝子鹤年》

释义:形容极端诚信。

现代解析

“啮血沁骨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咬出血、渗入骨”,但实际用来形容一种极深的仇恨或执念,像毒液一样侵入骨髓,让人无法摆脱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比如有人伤害了你最亲的人,你可能会咬牙切齿地恨他一辈子,这种恨不是表面生气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,甚至影响你的行为。成语里的“啮血”像野兽撕咬见血,代表激烈的情绪;“沁骨”则像寒气慢慢渗透到骨头缝里,形容这种恨意长久不散。

它不光指仇恨,也可以形容某种执念。比如一个人拼命想完成某个目标(比如复仇、证明自己),这种执念像“心魔”一样控制着他,让他不惜代价。成语的生动在于,用身体上的“血”和“骨”来比喻心理上的极端状态,画面感很强。

注意,这通常是个贬义词,暗示这种情绪已经扭曲了人的理智。就像现实中,过度执着于恨或某个念头,反而会毁掉自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