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肠可断

出自 宋代 石孝祥 《愁倚阑》

释义:比喻悲痛之极。

现代解析

“无肠可断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连肠子都没有了,想断也断不了”,但它实际表达的是另一种更深的情感状态。

想象一下,当一个人经历了太多痛苦或打击后,内心已经麻木到感觉不到新的伤痛了——就像被反复折断的树枝最终失去韧性,或者被掏空的蜂巢再也流不出蜜。这个成语生动刻画了那种“痛苦到极致反而无觉”的状态:不是真的没有痛苦,而是承受的伤害太多,连痛苦的反应都耗尽了。

它常用来形容两种情境:
1. 极度绝望:比如亲人接连离世,让人连哭泣的力气都没有了
2. 彻底死心:就像被反复欺骗的人,最后连愤怒的情绪都消失了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身体器官的"缺席"(无肠)来比喻情感的枯竭,比直接说"心灰意冷"更有冲击力。就像用"饿到胃消失"来形容饥荒,比单纯说"非常饿"更让人揪心。这种夸张又形象的表达,正是汉语成语的魅力所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