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断章摘句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截取文章的一小段,摘录其中的句子”。它用来形容一种读书或引用的方式——只抓住零碎片段,不顾整体内容。
比如,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,从一篇文章里单独挑出某句话来用,但这句话原本的意思可能和上下文有关,单独拿出来就曲解了作者的本意。这就叫“断章摘句”。
这个成语提醒我们:理解事物要看全局。就像看一幅画,不能只盯着某个角落;读一本书,不能只抠几个字。如果只抓住碎片信息就下结论,很容易误解真相,甚至闹笑话。
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:社交媒体上截取半句话引发争议,新闻报道中片面引用导致误会……“断章摘句”就像一种“偷懒的思考”,它背后的警示是——真正有价值的理解,需要耐心和完整的信息。
李商隐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