愁肠寸断

出自 唐代 张鷟 《游仙窟》

释义:忧愁的心肠断成了一寸一寸的。形容极其焦虑而痛苦,难以言状

现代解析

“愁肠寸断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忧愁把肠子都一寸寸割断了”,听起来有点夸张,但它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极度痛苦、难以承受的愁绪。

想象一下,一个人心里堆积了太多悲伤或烦恼,就像一根绳子被越拉越紧,最后“啪”地断成几截。这里的“肠子”不是真的内脏,而是比喻人的情绪——当忧愁多到装不下时,整个人仿佛从内到外被撕扯得支离破碎。这种痛苦不是隐隐作痛,而是像刀割一样尖锐,让人喘不过气。

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,它用身体感受来表达抽象的情绪。我们常说“心疼”“头疼”,但“愁肠寸断”更进一步:愁不仅能被“感觉到”,还能“具象化”成摧残身心的力量。比如失恋的人茶饭不思,失业的人夜不能寐,他们的状态就像被愁绪“寸寸截断”了一样。

它比单纯说“我很伤心”更有冲击力,短短四个字就让读者看到愁苦的破坏性,甚至能联想到一个人蜷缩着捂住肚子的画面。这种表达方式,让情绪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,而成了能“伤人”的实体。

张鷟

张鷟(约660—740),字文成,自号浮休子,深州陆泽 (今河北深县)人,唐代小说家。他于高宗李治调露年登进士第,当时著名文人蹇味道读了他的试卷,叹为"天下无 双",被任为岐王府参军。此后又应"下笔成章"、"才高位下"、"词标文苑"等八科考试,每次都列人甲等。其间参加四次书判考选,所拟的判辞都被评为第一名,当时有名的文章高手、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称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,万选万中, 他因此在士林中赢得了"青钱学士"的雅称。这个雅号后代成为典故,成了才学高超、屡试屡中者的代称。武后时,擢任御史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