豁然贯通

出自 宋代 朱熹 《大学章句》

释义:豁然:开阔明亮的样子。贯通:前后贯穿通晓。指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
现代解析

“豁然贯通”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,突然有人帮你打开了灯,眼前一下子全亮了。

举个例子:你学数学时死活搞不懂某个公式,反复琢磨后突然发现:“啊!原来是把这两个知识点连起来用!”——那种瞬间开窍的爽快感,就是“豁然贯通”。

它强调的不是慢慢积累,而是某个瞬间的顿悟。就像拼图时最后一块放对的刹那,所有碎片突然组成完整画面。这种突破往往需要前期持续的思考,但真正“通”的那一刻,是突然而明亮的。

生活中处处能用:解不开的人际误会突然想通、创作卡壳时灵感迸发、甚至迷路时突然认出路标…… 它捕捉了人类思维中那种“啊哈时刻”的奇妙。

朱熹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