啜英咀华

出自 韩愈 《进学解》

释义:比喻品赏﹑体味诗文的精华。

现代解析

“啜英咀华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品尝花朵的精华”,但实际用来形容人细细品味、深入欣赏美好的事物,尤其是文学、艺术等精神层面的精华。

通俗理解:
就像喝茶时慢慢咂摸其中的香气,或吃美食时细细感受每一层味道,“啜英咀华”强调的是不囫囵吞枣,而是用心去体会那些精妙、珍贵的东西。比如读一首好诗,不是匆匆看完,而是反复琢磨字句里的情感和意境;欣赏一幅画,不只看表面,而是感受色彩和笔触背后的深意。

核心魅力:
这个成语提醒我们,生活中许多美好需要“慢下来”才能发现。快餐式的消费往往让人错过真正的精华,而“啜英咀华”代表的是一种专注、沉浸的态度——对知识、艺术甚至生活细节的深度品味。

举个生活例子:
有人刷短视频几分钟就划走,而有人会为一本好书熬夜细读——后者就是“啜英咀华”的体现。它不仅是方法,更是一种对美好的敬畏和珍惜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