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惊肉跳

出自 元代 无名氏 《争报恩》

释义:形容担心祸事临头而心神不宁。

现代解析

“心惊肉跳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心脏猛跳、肌肉发抖,用来形容人因为极度害怕或不安而产生的生理反应。比如半夜走夜路听到怪声,或突然接到一个可能带来坏消息的电话,那种浑身一紧、心跳加速的感觉,就是“心惊肉跳”。

它的精妙在于用身体反应表达心理状态:
1. 画面感强:心脏和肌肉的剧烈反应,让人瞬间联想到恐惧时的真实体验,比直接说"害怕"更生动。
2. 程度深刻:不是一般的紧张,而是恐惧到身体失控的状态,比如做错事怕被揭穿时坐立不安的感觉。
3. 普适性高:无论古今,人在面对突发危险或强烈焦虑时都会有这种本能反应,成语因此流传至今。

使用时要注意场景——通常形容因未知威胁(如鬼故事、突发变故)引发的恐惧,而不是面对具体对手时的情绪(如"怒发冲冠")。比如:"停电时楼梯间传来脚步声,吓得他心惊肉跳",就比"考试前心惊肉跳"更贴切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