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者也之乎”这个成语,其实就是古人写文章时常用的几个文言虚词(类似现代汉语的“啊、呢、吧”)。它用来形容那些满口文绉绉、爱掉书袋的人,或者指文章写得过于咬文嚼字、不接地气。
举个例子:现在如果有人说话总爱夹带英文单词,或者动不动引用网络流行语显摆,古人就会笑他“满嘴者也之乎”。这成语带着点善意的调侃——学问可以认真,但别端着架子说话,否则就像穿西装种地,显得滑稽。
它的精妙在于用四个虚词本身,就生动呈现了“故作高深”的效果。就像今天说“别给我整那些ABCD”,一听就懂还带幽默感。本质上,是提醒人:真正有学问的人,反而能把复杂道理讲得简单明白。
马致远
马致远(1250年-1321年),字千里,号东篱(一说字致远,晚号“东篱”),汉族,大都(今北京)人,另一说(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,号东篱,以示效陶渊明之志)。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、白朴等人,生年当在至元(始于1264)之前,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(1321—1324)之间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”,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、散曲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