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雕章琢句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像雕刻花纹一样打磨文章的章节,像挑选珠宝一样斟酌字句。它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对文字极度认真的态度——就像工匠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,作者反复推敲每个词、每句话,力求达到最完美的表达效果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具体的手工劳动比喻抽象的写作过程。想象一位木匠雕刻花纹时的小心翼翼,或珠宝商挑选宝石时的一丝不苟,就能理解写作中那种追求细节的执着。它既肯定了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,也暗含提醒:过度修饰可能让文字失去自然流畅的美感。
如今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文学创作,也常形容人说话做事过分讲究形式,甚至显得做作。比如有人开会时满口华丽辞藻却内容空洞,我们就可以说他在“雕章琢句”。它像一面镜子,既照见对完美的追求,也映出形式主义的陷阱,提醒我们在“精心打磨”和“自然表达”之间找到平衡。
赵翼
赵翼(1727年~1814年1月10日)清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字云崧,一字耘崧,号瓯北,又号裘萼,晚号三半老人,汉族,江苏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乾隆二十六年进士。官至贵西兵备道。旋辞官,主讲安定书院。长于史学,考据精赅。论诗主“独创”,反摹拟。五、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,嘲讽理学,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,与袁枚、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。所著《廿二史札记》与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》、钱大昕《二十二史考异》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