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言耸听

出自 宋代 吕祖谦 《吕东莱文集》

释义:故意夸大事实,说吓人的话使人吃惊。

现代解析

“危言耸听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吓人的话,故意让人听”,实际用来形容有些人为了吸引注意或制造恐慌,故意把小事说得很严重,甚至夸大事实。

举个例子:
如果有人说“吃一口冰淇淋就会得重病”,这就是典型的“危言耸听”——把普通的事情夸张成可怕的后果,目的可能是为了吓唬人,或者让人听他的观点。

它的核心在于两点:
1. 动机不纯:说话的人未必关心真相,而是想用夸张的话达到某种效果,比如博眼球、操控他人情绪。
2. 脱离事实:把原本普通或不确定的事情,硬说成必然的灾难,缺乏合理依据。

生活中常见于谣言、营销噱头,或者某些人为了强调自己观点而“添油加醋”。学会识别“危言耸听”,能帮我们更冷静地判断信息,不被夸张的说法牵着鼻子走。

吕祖谦

吕祖谦(1137年4月9日—1181年9月9日),字伯恭,世称“东莱先生”,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,亦有“小东莱先生”之称。婺州(今浙江金华)人,原籍寿州(治今安徽凤台)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文学家,出身“东莱吕氏”,为吕夷简六世孙、吕大器之子。淳熙八年(1181年)卒,年四十五。宋宁宗时,追谥“成”。嘉熙二年(1238年),改谥“忠亮”。吕祖谦博学多识,主张明理躬行,学以致用,反对空谈心性,开浙东学派之先声。他所创立的“婺学”(又称“金华学派”),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,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与朱熹、张栻齐名,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著有《东莱集》、《历代制度详说》、《东莱博议》等,并与朱熹合著《近思录》。

0